助听器戴与不戴没有区别是怎么回事‖健耳听力茶陵助听器

2025年5月19日 作者 健耳听力助听器株洲茶陵店
如果感觉戴助听器和不戴助听器没有区别,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一、助听器本身的问题
1、型号不合适
*助听器有不同的功率、频响范围等参数。如果助听器的功率不够,对于听力损失程度较重的人来说,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增益来补偿听力损失。例如,一个重度听力损失患者佩戴了轻度听力损失适用的助听器,声音放大的程度达不到其听力需求,就会感觉戴上和不戴没有区别。
*助听器的频响范围也很重要。如果助听器的频响范围不能覆盖听力损失的频率范围,那么对于某些频率的声音无法有效放大。比如,某人高频听力损失严重,而助听器在高频部分的补偿能力不足,那么高频声音(如鸟鸣声、尖锐的哨声等)还是听不清楚。

2、设备故障
*助听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可能出现问题。例如,麦克风损坏,无法正常拾取声音。麦克风是助听器接收声音的关键部件,一旦损坏,就像人的耳朵失去了收集声音的功能一样,声音无法进入助听器进行放大处理。
*受话器(喇叭)故障也会导致声音无法正常传出。如果受话器堵塞或者损坏,即使声音被放大了,也无法有效地传递到耳道内,佩戴者就会感觉没有声音或者声音很小。
3、调试不当
*助听器需要根据个人的听力情况进行专业调试。如果调试人员没有根据听力图准确设置助听器的参数,比如增益设置过低,声音放大程度不够,或者频率补偿不合理,就会导致佩戴效果不佳。例如,没有根据听力损失曲线对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精准补偿,使得佩戴者听到的声音还是不清晰或者不完整。
二、听力损失本身的特点
1、听力损失类型和程度
*对于一些听力损失类型比较复杂的患者,如混合性听力损失(既有传导性听力损失又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助听器可能无法完全解决听力问题。如果传导性听力损失部分(如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等情况)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即使佩戴了助听器,声音传导到内耳后,内耳的感音神经性损伤部分也会限制声音的感知效果。
*如果听力损失程度非常严重,接近全聋,即使是功率很大的助听器,也可能无法让患者获得满意的听力补偿。因为助听器的放大能力是有限的,对于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可能需要考虑人工耳蜗等其他听力康复手段。

2、听力损失的适应性问题
*听力损失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大脑对声音的感知和处理能力也会随之改变。当听力下降后,大脑会逐渐适应这种安静的状态。当佩戴助听器后,声音突然被放大,大脑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重新适应这种声音环境。如果在佩戴初期就感觉没有区别,可能是因为大脑还没有适应助听器带来的声音变化。一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几周甚至几个月)的适应期,听力效果才会逐渐显现。
三、佩戴和使用方法的问题
1、佩戴不正确
*助听器的佩戴方式很重要。如果是耳背式助听器,耳模的佩戴不正确会导致声音泄漏。耳模如果和耳道贴合不紧密,声音就会从缝隙中漏出,使得声音听起来模糊或者很小。例如,耳模的耳钩没有正确安装,声音传导就会受到影响。
*对于定制式助听器(如耳内式、耳道式等),如果放置不到位,可能会阻碍声音的传导。比如耳道式助听器没有完全放入耳道深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就会被削弱。
2、使用环境的影响
*助听器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也会不同。在嘈杂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开启助听器的降噪功能或者降噪功能不理想,背景噪声可能会干扰对目标声音的感知。例如,在餐厅这种噪声较大的场所,周围人的交谈声、餐具碰撞声等噪声会和目标声音(如朋友的说话声)混合在一起,使得佩戴者感觉声音很乱,就像不戴助听器一样。
*在空旷的环境中,声音的反射和传播情况也会影响助听器的效果。如果佩戴者在空旷的户外,声音可能会因为缺乏反射而显得比较单薄,而且助听器的指向性功能在这种环境下可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如果出现戴助听器和不戴没有区别的情况,建议及时联系专业的听力师或者助听器验配师,对助听器进行检查、调试或者重新评估听力情况,以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改善听力效果。
听力有问题,马上找健耳!
●电话:18073302489     19313329431  19313258769
●地址1: 公园路满春园大酒店临街6号(花儿朵朵旁边)
●地址2: 炎帝中路湘运汽车出口正对面(阳光电器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