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待了几个患者都出现了比较类似的情况,就是2只耳朵都有不同程度的听损,但一只不配戴也能听见,能不能只配一只耳朵呢?
其实在很多实际验配过程中考虑到患者家庭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的意愿,是有配一只助听器的情况发生,但从听力学上来说是不科学的,对于双耳听力损失我们都建议双耳验配,双耳验配可以提高声源定位的能力,提升在嘈杂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提高声音响度等,如果只配一只,最明显的负面影响那就是会引起迟发性听觉剥夺。听觉剥夺是什么?会给听损人士带来什么影响?我们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听觉剥夺
对称性听力损失(根据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的患者如果仅单耳佩戴助听器,那么未助听耳的言语识别率可能在随后的时间里呈进行性的下降,Silman(1984)将这种现象称作迟发性听觉剥夺。
用进废退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在我们的身体以及各个器官上都适用。比如许多人的右手比左手力气大,长期卧床的病人腿部肌肉会萎缩等等。在听觉系统上这同样适用。当双耳都发生听力损失,但只在一侧佩戴上助听器进行干预,那么另一侧耳朵长期缺乏有效的听觉刺激,就会导致中枢听觉系统的听觉信息处理能力弱化或者丧失,从而产生迟发性的听觉剥夺。
发生听觉剥夺后,听损人士的听阈或者言语识别阈可能并没有下降,但其言语识别率却真真实实地下降了。因此即使存在残余听力,佩戴上合适的助听器,可能在短期内也不会有理想的效果。
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双耳长期不对称信号输入导致了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的发生,常发生于以下人群:
双耳发生对称性听力损失患者,长期单侧佩戴助听器的患者;当双耳同时使用助听器或都不使用助听器时,不会发生听觉剥夺 。
非对称性听力损失的听力损失患者而不干预者,包括单侧聋,常发生于听力更重的那侧。
这种非对称的信号输入可能会引起中枢塑性改变,特别是与语言和言语相关的皮层区,且这种中枢功能重组已得到了动物实验的证实。
听觉剥夺可发生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原因导致不同程度的听损人士。更多的研究表明,当听力损失越重,听觉剥夺就越容易发生;同时,听觉剥夺发生在左耳的几率比右耳更高,这可能与大脑半球右侧优势有关。
大家可能会对听觉剥夺发生的时间有很大的兴趣,可惜的是这个时间并没有明确的定论。Silman等认为可在单耳助听后2年发生,有的甚至在10多年后才发生,平均为4年[1]。也有研究者认为可在1年内发生,但需要7个月至5年的时间才有显著的下降,而此后更长的一段时间里似乎没有进一步的下降[2]。而对于儿童,由于其听觉系统可能还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听觉剥夺发生的进展似乎也会更慢。
听觉剥夺后还能恢复吗?我们先来看一些研究报告结论:
Silvennan报告1例单耳助听后6.5年发生听觉剥夺效应,在接受双耳助听后2.5年言语识别率获得部分提高,另1例在22个月后出现听觉剥夺效应,双耳助听后2.5年言语识别率完全恢复。[3]
Gel— fand报道6例双耳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2例在单耳助听后2年发生明显的听觉剥夺效应,建议双耳助听后2年其言语识别率完全恢复到起初的水平。另2例有明显但只是部分的恢复,还有2例在6年后言语识别率才下降,虽然后来也接受双耳助听并佩戴了几年,但没有恢复的迹象。[4]
这些案例显示听觉剥夺发生后有恢复的可能性,但恢复的可能性有多大?能恢复多少?恢复与哪些因素有关都还有待考证。因此对于听觉剥夺,应以预防为主。对于双耳有听力损失,我们更建议:
双耳及时科学验配合适的助听器,以保证双侧听觉通路都有持续足够的声音刺激;
由于经济等其他特殊原因,只能佩戴一个助听器时,也可以隔日或者隔周交替佩戴以防止听觉剥夺的产生。但实际生活中,由于定制机外壳、耳模等都是根据耳朵定做的,且需要频繁调试,很少会这样做。建议对听力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言语识别率下降就应及时为另一侧耳佩戴助听器。
如果您有双耳听力损失,建议双耳验配,以防止迟发性听觉剥夺的发生,将听力损失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