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耳鸣的心理因素
2020年10月8日耳鸣症状轻微或短暂时常不被人们所重视, 如果耳鸣症状加重时, 特别是发展到令人心烦的持续性耳鸣时, 常使患者睡眠不稳、急躁、坐立不安, 以至于头昏, 注意力不集中, 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娱乐和社会交往。很多患者可能产生忧虑、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障碍, 甚至导致失眠, 从而使人产生悲观和烦闷状态。调查资料表明, 绝大部分耳鸣患者为其症状而焦虑, 如耳鸣有没有治疗或缓解的方法, 耳鸣是否会导致耳聋等, 从而产生恐惧感。这样形成的心理障碍可加重耳鸣, 耳鸣则进一步加重心理障碍, 引起恶性循环。耳鸣导致的最严重的心理障碍就是精神抑郁, 表现为闷闷不乐, 不愿与人交往, 甚至有精神症状。因此, 针对上述心理障碍有关的方面, 患者需要咨询相关心理医生, 尽可能消除其心理障碍, 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
与耳鸣患者的心理状态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情绪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大, 特别是60岁以上的患者, 躯体化症状尤为明显, 这可能与老年人对疾病的耐受力下降有关。而文化程度越高, 表现为心理障碍越严重, 分析可能是文化程度越高, 对耳鸣这一症状及其考虑越多, 对治愈可能性的怀疑态度增大。而性别、婚姻、职业及家庭经济收入对耳鸣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较小。个性特点中, 情绪越不稳定者, 心理障碍越严重, 这符合一般疾病的规律。
耳鸣作为许多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疾病的一种症状, 其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仍不明确。因此, 除少部分有确切病因的耳鸣(多为客观性耳鸣)外, 对大部分主观性耳鸣尚无有效的治疗效果。大量事实证明, 耳鸣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心理因素可以是耳鸣的原因, 也可以是耳鸣的结果。有时这种因果关系不易区分, 但心理问题却是重要的。尽管如此, 对耳鸣采取消极的无能为力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耳科医生在耳鸣的诊治过程中, 不仅要强调躯体疾病方面的原因, 而且要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能与耳鸣患者进行充分交流, 提供咨询, 解释疾病的良性性质, 改变患者对耳鸣的错误认知, 消除疑虑和不必要的担心, 增加对耳鸣及其原发病的心理认同和心理适应。并推荐适当的治疗方法, 对大部分患者来说, 即使耳鸣的感觉仍然存在, 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造成的心理负担亦可大为减轻, 这对于耳鸣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