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听损孩子的发音?
2020年12月18日孩子在语言康复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一些很难纠正的问题呢?
如发音不准或发不出某些音,把“苹果”说成“苹火”;发音、说话用假声;容易混淆某两个音(如G/H、D/T),甚至无法分辨;某些(高频)音察觉不到;接受语训有段时间了,听觉和发音效果却不好……作为语训老师或家长,我相信一定尝试过很多语言康复方面的方法,希望纠正孩子的发音,但效果如何?如果康复手段不能解决问题,您是否考虑过孩子在“听”方面的问题呢?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的聋儿,这些孩子共同的特点是“听不好”。我们知道听觉能力的发展要经历声音的察觉、分辨、辨识和理解四个阶段,听不仅是接收声音信息和理解言语的基础,更是进行会话的前提。即使是正常人在交流时,也要先听清楚,理解对方会话的内容和意图,才不至于答非所问由于人耳听觉系统的复杂性,在当前技术水平下,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等助听设备只能无限接近正常耳的听觉水平,最大程度上解决“听不好”的问题。鉴于每位听障者的实际听觉水平和需求都是特别的,助听设备要经专业调试才能佩戴。不论家长、老师、听力医生还是验配师,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们都深表遗憾。十年对于一个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来说是怎样宝贵的时光?回想我们从儿童到青年的十年,是认识不断深入、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不断提升的黄金时段。我们成长、成才,不断深入地认识周围的世界离不开视、听、味、嗅、触这些最基本的身体感觉。剥夺其中任何一种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更何况是那些先天缺乏某种身体感觉的孩子呢?所谓听清楚,才能说清楚。因此,我们遇到发音不准的聋儿,先要看孩子是不是听的清楚,也就是助听补偿是否足够孩子去听取所有的语音信息。特别是那些刚刚佩戴上助听设备、没有听觉及言语基础的聋儿。从开机那一刻起,孩子的听觉能力刚开始发展。因此,必须保证助听设备提供足够的补偿,才能帮助孩子察觉声音,进而辨别不同的声音,为理解言语和正确发音做准备。由于儿童的自我控制和表达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往往不能准确表达听得“清楚”或“不清楚”这类抽象感觉。助听设备故障、调试不合适、聋儿听力波动等情况都会影响孩子听声的效果。建议老师和家长共同建立并管理孩子的听觉日志,记录孩子日常的听觉行为和言语康复中遇到的问题,为语训效果评估和助听设备调试提供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