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师戴上助听器的退休生活

2025年3月30日 作者 健耳听力惠州惠东二店

叔叔,65岁,退休教师。30年前因中耳炎反复发作导致双耳中度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长期未干预。近期因子女发现其交流困难(需大声喊叫、常答非所问)、社交减少、性格孤僻,主动带其到听力中心验配助听器。

### **检查与评估过程**
1. **病史采集**
– 耳聋原因:慢性中耳炎后遗症(已治愈,鼓膜完整)。
– 听力下降时间:渐进性加重30年,近5年明显恶化。
– 生活影响:看电视音量极大、回避电话、难以参与家庭聚会。

2. **听力检查**
– **纯音测听**:左耳平均听阈75dB HL,右耳80dB HL,均为高频陡降型听力损失。
– **言语识别率**:安静环境下仅40%(正常>90%),显示中枢听觉功能退化。
– **耳镜检查**:鼓膜疤痕化,但无活动性病变。

3. **心理与需求分析**
– 李叔叔对助听器效果持怀疑态度(“这么多年没戴,习惯了”)。
– 子女希望改善其生活质量,但担心长期听力剥夺导致适应困难。

### **助听器验配方案**
1. **技术选择**
– 选配双侧耳背式助听器(BTE),具备:
– 高频补偿能力强(针对陡降型听力)。
– 降噪及方向性麦克风(改善嘈杂环境言语理解)。
– 无线蓝牙功能(方便接听电话)。

2. **适应性训练**
– **第一阶段**(1-2周):每天佩戴2-3小时,先在安静环境(如家中)适应。
– **第二阶段**(3-4周):逐步延长至全天佩戴,尝试简单社交(如菜市场)。
– **随访调整**:根据反馈微调增益和压缩参数。

3. **心理支持**
– 提前告知“大脑需重新学习听声音”,初期可能有异物感或噪音不适。
– 鼓励家属参与,避免因沟通不畅放弃使用。

### **效果与随访**
– **1个月后**:
– 李叔叔表示“能听见钟表声了”,但嘈杂环境仍吃力。言语识别率提升至65%。
– **3个月后**:
– 可正常音量看电视,家庭交流明显改善。主动参加老年大学书法班。
– **持续建议**:
– 每年复查听力,清洁保养助听器。
– 加入听觉康复训练(如读唇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