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让晚年生活重获”声”机
2025年3月18日姓名:王伯伯 年龄:85岁
听损:左耳:79分贝 右耳:80分贝
在子女的反复劝说下,85岁的王伯伯终于走进了健耳听力助听器验配中心。当调试好的助听器轻轻放入耳道的那一刻,儿媳试探性地喊了声”爸”,老人惊喜地转过身应道:”哎!这声音清楚得很!”这个简单的生活场景,让在场所有人眼眶发热——这位抗拒助听器多年的老人,终于重新回到了有声世界。
这场”声音保卫战”已持续了六年。退休前在机械厂工作的王伯伯,长期处于高分贝噪音环境,退休后听力逐年衰退。最初只是偶尔听不清电视声音,后来逐渐发展到家人必须贴耳喊话。儿子也从网上买了助听器,但是很遗憾的是老人一直对助听器很抗拒。
“花那冤枉钱干啥?我凑合听得见!”每当子女提起助听器,老人总用这句话搪塞。其实他害怕的,是戴上助听器就成了”残疾人”,更担心给子女添经济负担。直到今年春节,孙子在视频拜年时喊了十几次”爷爷”都没得到回应,看着孩子失望的小脸,老人才终于松口答应试试助听器。
给老人的检查结果令人揪心:双耳均达重度听力损失,言语分辨率不足50%。这意味着即使面对面交流,老人也只能捕捉到零碎词语。我们精心挑选了两款适合重度听损的助听器,当调试好的设备启动时,老人突然挺直了佝偻的背——他清晰听到了验配师转动椅子的吱呀声,这是六年来首次无需看口型就听懂完整对话。
老人高兴的给远在外地的孙子打视频,跟孙子聊天,高兴的跟个孩子似的,而且视频时再不用儿子、儿媳在旁边当”翻译”。曾经被老人嫌弃的助听器,成了老人寸步不离的”新耳朵”。
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中,约30%存在听力障碍,但助听器佩戴率不足5%。很多老人像王伯伯一样,因观念障碍或错误认知延误干预时机。事实上,现代助听器早已突破”大喇叭”的刻板印象,智能化设备能自动识别环境降噪,而且还有耳内式助听器,隐形设计让外观更自然。更重要的是,及时佩戴能有效延缓听力神经退化,避免因长期听觉剥夺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
当银发浪潮席卷社会,关注老人听力健康需要更多行动。子女的耐心劝说、专业机构的精准服务、社会观念的更新转变,都是帮助听障老人重获沟通自由的钥匙。正如王伯伯在回访时说的:”现在才明白,听见声儿就是听见福气啊。”这朴实的感悟提醒我们:守护老人的听力健康,就是守护他们与世界相连的桥梁,更是守护每个家庭最温暖的对话。
听力有问题,马上找健耳。
专家热线:13165190279(微信同号)1318130937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