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降型听力损失
2021年5月21日1陡降型听力很可能存在高频耳蜗死区
耳蜗死区是指耳蜗中内毛细胞和/或听觉神经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的区域。
对于存在耳蜗死区的听障者而言,由于其基底膜上某区域的内毛细胞功能异常,该区域的换能受限,从而影响其对语音的感知及可懂度。此时与听障者交流,需要比原来更高的强度。但在信噪比不变的情况下,声强与语音辨别成反比,尤其是高频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听障者较明显,故简单的增加声强并不能改善患者的言语分辨率。[1]
在听力图上,耳蜗死区常常出现情况包括以下几种:①听力损失在高频超过90分贝或在低频处于75~80分贝;②听力损失在低频为40~50分贝,而中、高频听力正常;③听力损失在低频超过50分贝,而高频损失较少;④陡降型听力图患者,听力损失忽然超过50分贝。而高频陡降型听力常常会符合其中①、④情况。
因此,高频陡降型听力往往会存在高频耳蜗死区,并因此导致其高频部分不能单纯靠增加声强来处理,使得处理变得更为困难。
2陡降型听力对助听器性能要求更特殊
在陡降型听力的高频区域(2-4kHz),听力损失往往较为严重,如果依靠助听器直接对高频区域进行补偿,就需要助听器有足够大的功率才能满足这一区域的补偿需求,但因为耳蜗死区的存在,很可能单纯足够大的补偿并不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言语分辨率。其次,这类用户的低频区域听力损失往往较好,对助听器小声的精细处理要求较高。
因此,高频陡降型听力对助听器性能需求更特殊:即需要满足低频较好听力的小声处理,又需要满足高频较差听力的补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