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哪几种?

2023年12月17日 作者 健耳听力湘乡店

1.单纯型。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所致,病变主要位于鼓室黏膜层,组织损坏轻。病变发生时鼓室黏膜充血,由于圆形细胞等浸润使得黏膜增厚,有时因纤维组织粘连,脓液引流不畅。在临床上表现为间歇性耳流脓,量多少不等。当上呼吸道感染时,出现流脓或者脓量增多。脓液往往呈黏液性或黏液脓性,一般不臭。检查可见鼓膜穿孔位于紧张部,呈中央性穿孔,大小形状不一,但穿孔周围一般有鼓膜残留。通过穿孔部位可见鼓室黏膜微红或淡白,可轻度增厚。听力损失程度一般不重,呈传导性。X线乳突摄片无骨质破坏。

2.骨疡型。又称肉芽型或坏死型,病变深达骨质,多由猩红热,麻疹等引起的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来。该型组织破坏较广泛,听小骨,鼓环,鼓窦周围组织坏死,黏膜上皮破坏后,局部有肉芽或者息肉形成。此型中耳炎的耳分泌物较多,呈脓性,稠密,常有臭味,如肉芽或息肉出血,脓液中可混有血迹。检查见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或呈现边缘性穿孔,通过穿孔可见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患者多有较重的传导性 听力损失,部分病例有头痛,眩晕等表现。乳突X线拍片显示有边缘模糊不清的透光区。

3.胆脂瘤型。为一位于中耳,乳突腔内的囊性结构,由复层鳞状上皮形成囊壁,其内堆积脱落上皮,胆固醇结晶及角化物质。由于囊内含有胆固醇结晶,故称胆脂瘤,并非真性肿瘤。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较少见,由外胚叶异位所致;后者的形成机理不太明确,主要有袋形内陷学说和上皮移行学说。胆脂瘤逐渐长大,压迫周围骨质,以及胆脂瘤基质产生的一些酶等化学物质,可以破坏骨质,产生炎性肉芽组织,如合并感染,则可以引起一系列并发症。该型中耳炎的临床特点为,耳内长期持续流脓,脓量或多或少不等,有时混有胆固醇结晶或者鳞屑,有特殊恶臭。鼓膜松弛部和紧张部上方有边缘性穿孔。一般有较重的传导性听力下降,但有时由于中耳胆脂瘤可作为传音桥梁,听力受损也有不甚严重的。严重时出现混合性听力下降。乳突X 线拍片显示上鼓室,鼓窦或乳突有骨质破坏区,边缘多光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以及恢复或者提高听功能。

耳聋耳背听不清,健耳听力来帮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