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听力应从胎儿开始
2021年4月21日人体耳器官的发生及形成始于胎生第三周,第五周出现中耳耳蜗,以后随胎儿及婴幼儿的发育,听觉器官不断健全及发育成熟。因此,专家表示,胎儿及婴幼儿期间对听觉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至关重要,保护听力应从胎儿、婴幼儿开始。
专家表示,首先要关注耳聋遗传史、家族史。先天性耳聋多有其家族史,除耳发育不良外,还常伴有其它器官畸形、内脏异位,构成各种综合征。对先天性耳聋重在预防,提倡优生学,禁止血亲或近亲婚姻。对父母有药物性耳聋史的胎儿、婴幼儿,应避免使用该类药物。对于孕妇而言,要预防病毒感染。母体妊娠患病毒感染(如病毒性感冒、风疹等)、尤其妊娠前3个月是胎儿听觉器官发育形成的重要阶段,可造成胎儿听觉器官发育不全或缺陷。同时,妊娠期避免腹部放射性诊断、治疗,以免引起胎儿听觉器官的放射性损伤。
对于新生儿而言,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头颅产钳外伤,新生儿黄疸、溶血性疾患等,都可以造成听觉器官及听觉神经系统的损伤、缺氧、供血不足而致听力障碍。
对于幼儿,要避免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耳毒性药物性药物。避免婴幼儿长久、持续置身于噪声环境,以防造成物理性、永久性听力损害。此外,还要注意预防中耳炎。婴幼儿的咽鼓管(即鼻咽部至中耳的耳咽管)较成人短、粗而平直,哺乳喂养时,乳汁易由鼻咽部溢入中耳,多发中耳炎、乳突炎。所以,小儿哺乳时,要采取适当体位:头部向上倾斜,切忌小儿平卧位哺乳,哺乳时不宜过急。小儿哭闹不止,发烧时应检查有无中耳炎。
专家提醒,尽早发现幼儿听力障碍并进行必要的治疗,是挽救幼儿听力障碍的关键。婴幼儿听觉的正常发育:3个月即有闻声转头反应,4~5个月可有闻声瞬眼反应或缩瞳反应,必要时可到专科进行有关听力、内耳X片等检查。及早干预治疗,利用残余听力,开展语言训练,可使部分儿童脱离聋哑状态。